假死片钩虾

Elasmopus pseudaffinis   Schellenberg
   

  11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描述 体躯较强壮,头部侧叶圆,眼下缺刻明显,眼卵圆,黑褐色。胸节光滑,第1、2腹节后下角尖,第3腹节后缘斜或稍凹,后侧角弯或呈小缺刻状,尾节的长度大于宽度,末端具小缺刻,内端稍长,具2小刺,侧缘常具短毛。
第1触角较强壮,第1—3柄节长度的比例为1:1.1:0.5,第1柄节腹缘具3刺;副鞭短,3节,第3节很小。第2触角细短,第4、5柄节长度之比为1:0.9,鞭6—11节。
上唇前缘拱。大颚门齿发达,动颚叶4齿,刺排4刺,臼齿发达;触须3节,第2节为第1节长度的1.5倍,第3节稍短于第2节,镰刀状。下唇内叶不明显。小颚内板顶端具2刚毛,外板6齿刺,触须2节,第2节较长于第1节,末端具刚毛。第2小颚较窄长,内板腹缘具刚毛。颚足内板顶端具刚毛,外板触须4节,第3节末端具突出叶,第4节末端具1剌。
第1腮足亚螯状,掌节卵圆,具掌角刺,指节爪状。雄体第2腮足基节较窄,无腹末端叶;腕节杯状,掌节卵圆,掌缘斜,缘具小刺,有中齿和末端突,指节爪状。雌体第2腮足较弱;腕节与掌节窄长;掌节长为宽的2.8倍,掌缘斜,具小刺,掌角不明显,掌角刺大,无掌缘突出。第3、4步足简单,掌节2末端腹刺简单;指节具腹末端刺。第5—7步足基节卵圆,后腹角圆,后缘常较直,缘齿较弱,指节后腹末端具1组短刺。
第1、2尾肢具刺,第3尾肢外肢较长。

生境信息

生态习性 本种栖息于热带浅海,现有标本采自潮下带珊瑚礁石的海藻中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分类讨论 采自半月礁的标本个体较小,第3腹节后腹角具有小缺刻及雄体第2腮足掌节的形状,指节腹缘较平滑等与Schellenberg(1938)描述极为相似;但腕节腹叶较大,并且第5—7步足基节后缘齿较弱。Barnard(1965)从来自加罗林群岛的标本发现其第3腹节后侧角的形状是可变的,大多数不同于原始描述,如采自南薰礁的标本就无小缺刻存在,而呈尖角,与Berens(1983)的标本相似。Ledoyer(1982)于马达加斯加报道的标本也是第3腹节后末角形状与原始描述的标本差别较大。此外现有标本大颚触须第3节较短于第2节,与Ledoyer的标本稍有差异。

标本信息

标本采集地 南沙群岛南薰礁、五方礁、半月礁、赤瓜礁、华阳礁。共计5♂♂,最大体长7.2mm;15♀♀,最大体长6.8mm。